一、夫妻离婚一方有病能离婚吗
夫妻离婚时,若一方患有疾病,通常是可以离婚的。
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,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是离婚的法定条件。
倘若一方因为患病而致使夫妻感情破裂,并且经过调解也无法挽回,那么法院应当准许离婚。
不过,在处理离婚案件的过程中,法院也会对患病方的具体状况进行考量,像患病的严重程度、是否有治愈的可能性以及离婚对患病方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等。
要是患病方需要另一方的照料,而另一方却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,法院在判决离婚时可能会适当顾及患病方的权益,例如判决另一方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等。
总之,夫妻当中一方患病是可以离婚的,但具体的情形需要依据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判。
二、夫妻离婚一方有病财产该怎么分
在夫妻离婚时,一方有病并不影响共同财产的一般分割原则,即首先由双方协商处理共同财产的分割。若协商不成,可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法院在判决时通常会遵循照顾无过错方、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等原则。对于一方有病的情况,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,会适当予以照顾。比如,若患病方生活困难,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。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;协议不成时,由人民法院判决。这种帮助并非基于疾病本身,而是基于保障生活困难一方的基本生活需求。同时,夫妻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,不参与分割。总之,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公平合理地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。
三、夫妻离婚一方有病财产该咋分割
夫妻离婚时,一方有病并不影响共同财产的一般分割原则,即首先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
不过,若一方患有重病且生活困难,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。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;协议不成的,由法院判决。这里的帮助需结合另一方的经济状况、患病方的实际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。比如,在住房方面,可能让患病方继续居住一段时间;在财产分配比例上,可能适当向患病方倾斜,以保障其后续的生活及医疗需求等,目的是在离婚时对生活困难一方给予必要的救济。